今年去师父那儿,我问师父:“时常会觉得万事无意义怎么办?”
师父微微一笑,吸了口烟,缓缓说了四个字:“聚焦细节”。
师父看我没懂,继续说:“天地之间,人之最灵,咸通万物。明莫明于体物,专注于细微之处,无限拆分,就能获得乐趣。心开的时候,一片叶子,一碗茶,都有东西可以琢磨。任何东西都可以照见智慧。觉察到事物细微之处的美,能提升幸福感。要学会无中生有。从无情看到万物有情。”
从师父那回来之后,专注于细微之处,便成了我的一个重要功课。
我试着去感知,并把日常很多东西邀入自己的有情世界。全身心浸润,感觉慢慢这样做以后,确实得到的能量也会多。
比如喝一杯茶,我会先去了解它的生长过程,它的制作过程,它的存储转化,它的脾气。也就是所谓的知茶性、明茶理、识茶质。然后再了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茶器,怎么样冲泡,才能将它的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泡的过程会品它的香气,干茶的香和湿茶的香是不一样的。还要知道第一泡需不需要洗茶,比如金骏眉第一道含有大量嫩芽的毫毛,最为珍贵,如果洗茶洗掉就可惜了。喝茶的时候,还可以静下心来体会茶在身体经络里的游走。有的茶虽未喝到嘴里,从鼻腔嗅入的气息仿佛可以直透心脾,有极强的穿透力。一般第二道第三道是最好喝的时候,香气入汤。还要特别注意浸泡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茶要慢慢喝,一道一道喝,这样茶的滋味内质才能一点点释放。因为如果中间有一道泡得太狠,后面就可能直接没有滋味了。哪怕是同一款茶,每一道也是有细微变化的。而内质释放比较慢的茶,浸泡时间就可以适当长几秒。喝绿茶,又是不一样的流程。这样慢慢品茶的过程,会感觉一股气性与身体产生互动,会觉得很有意思。熟悉了之后,可以品玩的就慢慢多了起来,比如茶席、花器、花材、配饰、文玩清供、书画、沉香等,都会围绕茶的具体情况去格物选择心中的最优解。
比如我很喜欢买器皿,花了大把钱在这上面,但只停留在一见倾心,其实对器的质地一无所知。慢慢开始研究才知道,像绿茶这种发酵程度低的茶,最好用青瓷或玻璃器皿这种质地细密的器物。质地越细密,越容易将绿茶的温润体现出来。像黑茶这种发酵程度高的茶,最好用粗陶或泥质较粗的紫砂壶。所谓“水过砂则甜”,粗陶能吸收老茶异味,有助老茶浊气散发。
比如听一首古琴曲,我会预先了解曲子的背景,慢慢深入学习才知道,原来古琴的创作体裁和格式是讲究故事的发展、高潮与结尾的。如果事先不了解背景,很难品到里面的情绪表达和风格切换。听得多了以后,慢慢就能知道这段在表达什么,或紧张,或孤独,或淡泊,或清雅,或悲凉…慢慢就可以共情,与曲共舞的感觉。
比如练书法,只有在细微练习中不断去找到手下的感觉,才能够懂得古人书论中所描述的到底是什么,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乐趣。都是要花时间沉浸进去的。其实还蛮想体验一下喝醉之后写字,体验那种意识模糊但手里依然有控制力的能力。可惜我已经戒酒了,哈哈。
比如现在去到每个城市,我都会去博物馆看历代字画真迹,亲自跟古人链接一下,感受一下在电脑手机上看图片无法拥有的气息。体会那种内在的线条、质感上的变化,很生动、有力度,有厚度。还有古人创作当下试图表达的情绪,这背后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比如学六爻,师父让我们把卦当成故事剧本来沉浸其中,这样很快就会有感觉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就会对卦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
再或者静静地看一朵花,看一片云,看一棵树,甚至把树叶磨成粉放在显微镜下看,什么都可以,万物皆可盘。
而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用一辈子时间去慢慢实践、浸润的。
其实这就是格物。万物皆可“格”。所有的东西都蕴含着“理”,深藏着“道”。如何从普通的事物中去悟“道”?答案就是:格物。
反复琢磨,反复研究。久而久之,会生出洞察入微的感通能力。入微才能入妙,才能细微变化于内而人不见人不知。当洞悉了所有细节的秘密,便可用第三只眼看见因与果、知与行之间那根微妙的线,自然就会生长出一种笃定与自信。更重要的,还有热情,对整个天地的热爱。
就像师父说的,其实天地都是你的。心开了,它就在那里,对你不离不弃。 重点在体物。太上忘情,处处有情。《玉枢经》有言:“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唯一无二。”
学会了格物,学会了聚焦细节,学会了无中生有,师父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修着修着就走向虚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