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邢台有个大平台村,二千多年前,有个人被饿的瘦骨嶙峋,正在这里掏鸟窝里的幼雀吃。最终饿死!
凄惨程度比二千年多年后的荒野求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人正是胡服骑射的主角,赵武灵王。
而赵武灵王历史上干的最出名的事情是给赵国人民换套新衣服——胡服。
之所以换这个衣服是因为胡人的衣服方便骑马射箭打打杀杀。
只是在当时在周朝八百年集体意识的熏陶下,这件事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好比你鼓励你老婆穿上比基尼去逛街一样不现实。
又好比让你脱掉耐克球鞋,换上黄球鞋一样。
又好比让你家孩子脱掉彰显个性的衣服,换成泯然于众的校服。
这件事的难度在于集体意识里有三个得民心的标准。
1:担心有保障。2:情绪要愉悦。3:彰显不自卑。中国衣服三者皆有。
胡服则反之。1:担心被中国人民品头论足。2:心情复杂并不开心。3:自卑,名牌衣服更替成山寨地摊。
不要小看这层鄙视链,你的体会一下当年秦被各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秦参加中原各诸侯的会议盟誓时候的幽怨眼神。

所以赵武灵王要一己之力的个体意识,通过胡服骑射这个结构,传递出全民皆兵,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能量出来。
这就是事功学问。意识通过结构传递能量。
结果这事成了,赵武灵王拿着两把西瓜刀,一路火花带闪电,酷驰酷驰的怼怼怼,赵国就这样支棱起来了。
不止如此,他还打算偷老秦的水晶塔——偷袭咸阳。
为了践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化身胡人使者轻装简行,大摇大摆去看看秦王为人和秦国地形。
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我又走了。旋转跳跃我不停歇。
所以你很难想象这个酷帅的男人与临死之前掏幼鸟吃的衰仔,居然是同一个人。
命运的剧本着实跌宕的有点癫。
之所以如此,要从他的二个继承人说起。
赵武灵王二个儿子。老大和老二。
因为赵武灵王喜欢老二他妈,所以废了老大,立老二为太子。
又因为老二他妈死了,看老大可怜巴巴的,又想把国家一分为二,计划让老大在代郡称王。
计划还没落地,赵武灵王带着老二去沙丘宫了,幸亏老二跟他住的地方不在一处,不然估计他父子仨的团灭。
老大要嘎老二,结果老二的人被炮灰了。
赵国的赵成和李兑赶来的救兵,又追着砍老大,老大跑到了赵武灵王的沙丘宫。
这下可好,赵成和李兑加起来就是个五百,一不做二不休,砍死老大,围困沙丘宫,怕赵武灵王找他们麻烦,所以直接一围三个月,把赵武灵王饿死了。
那么我们再回头看赵武灵王的成败得失。
成于改变衣服结构达到胡服骑射的目的。
败于改变一国一太子的结构。
即立老大为太子,有何必废而立老二为太子?
即以立老二为太子,有何必看老大可怜,又打算把国家一分为二,计划老大代郡称王。
总结起来就是成于结构,败于结构。当然老二的妈妈,也是结构。老赵贪图美色结构,死于饥饿,简直了……

插播一个题外话——衣服的事没有小事。
物是主人形,所以衣服很重要,对个人很重要,对整个国家也很重要,可惜大多数人不懂。
我们笑话隔壁白头山的传承,人家的衣服和发型有管制规定。
殊不知这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凝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