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简约的文字表达最繁杂的内容一直是我文章追求的。
但也会带给大家阅读难度。
当然也是对智者的一种选择。我的读者群都是聪明人。
压缩的数据越多,则证明稀缺度越高。
比如把所有的家当置换成金条。金条无疑是财富的压缩集成者。
人生无处不压缩。
财富可以压缩成金条。书籍可以压缩成一个内存卡。即便是刻骨铭心的情绪最终也变成只是当时已惘然。所有的一切重复数据压缩之后也许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压缩到极致之后,便是解压数据包了。
人当下一念是过往所有经历综合的压缩。
因此要解压一个人的内心并不容易。
无数个当下一念,表面形式可能如振翅的蝴蝶极为轻盈,背后蕴含的存在无疑是惊涛拍岸的无量势能在涌动!
所以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懂一个人呢?
太难了。
甚至我们有时候读不懂自己。
因为委屈巴巴的太久。这些不能被压缩的存在,成了身体里的疾病。
我习惯性用最小的事件如触碰最大的内涵,看看有没有相视一笑的默契,遇到了荣幸,遇不到也没什么遗憾。
所谓厚德载物,德指的大概是压缩能力,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空间,就能承载多少的内存。如果德出现了问题,很多存在是无法被压缩的。也就出现了装备自爆的概率。
而咸通万物,咸指的大概是解压能力,一个人的心里装了多少人事物,就能解压出多少人事物,如果咸出了问题,很多存在是无法被解压和共情的。也就出现了很多人对内苟且对外刻薄的现象。
忽然就想起来了那句话。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你若懂我,那该多好……
人生有些压缩的不到位,有些解压的也不到位,稀里糊涂的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人生阅历丰盛,非积而存,乃心意神识无限扩展之相。
解化犀利,非刀锋破竹,乃以心交心命运同体之悲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