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书房的榻榻米上,躺了一夜,扎根在书堆里睡觉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在充塞着沉重乡土气息的老屋子中,在昏沉恬静的岁月里,混吃等死!

一度让我有很深的负罪感,一方面怕辜负为往圣继绝学的豪言壮语,一方面又感叹自己像文化阵地的守村老人凄凉孤独是最终的归途。

深刻的文化,无法用肤浅来表达。唯有一遍又一遍的的浸润,才能在壁立千仞之后,看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沉重的情愫,也无法用花言巧语来倾吐。唯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深耕劳作,才能种养出向阳花木。

有些东西注定深刻。

有些东西天生肤浅。

绵绵秋雨加上如猴哥一样不消停的意根,让整个身体产生了大量的湿气,所以睡的也并不安稳,几次在睡梦中因为疼痛的辗转发侧而迷迷糊糊的醒,又恍恍惚惚的继续睡。

然后等真正醒来时,天亮了,微信里有学生的问题。

学生:“师父,你昨天文章说的十,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你常对我们说的宽度和深度?”

我:“是。”

学生:“我这悟性想了一晚上。”

学生:“师父,有个问题想不明白,现在都说时间变快了,但又都做些加速的事情,工作中急着要结果,饭要做的快吃的快,老剧都要不快进要不看短剧,说是节省时间,不还是人为的在变快嘛。是不是大家集体赶赶赶,快快快的,造就了集体意识的时间变的快了呢?”

我:“是。”

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深刻,不要肤浅,所以一个文章,她琢磨了一夜。一个现象,她想了许久。

这就是苹果砸到普通人和砸到牛顿的区别,最终结果导向是不一样的。

我们之所以肤浅,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求随大流又生怕掉队,别人焦虑我焦虑,别人恐惧我恐惧,别人欢笑我傻笑,你问为啥——我说不知道,别人吹笙我滥竽,别人观念我附议。

表面看起来活蹦乱跳,交流二三分钟,索然无味,因为灵魂是空洞且粘黏了毫无意义的道听途说亦或者无暇甄选的垃圾素材。

所以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至于时间流速问题,其实真正的时间压根不存在,时空是假象,但对于集体来说,时空是为了规范众人的协作度。朝九晚五的设定就是为了给大家带来统一的秩序和整齐划一的组织能力。

南柯一梦的时间与正常人一生,本质并无不同之处,感受与经历亦或者可以等量齐观。

我们在高兴愉快的时候,一晃而逝,在焦虑抑郁痛苦折磨时候又会度秒如年,从心里体验来论的话,其实时间的统一规范恰恰说明这个世界是假的。

但三人市虎,众口铄金之后,约定成俗的东西,我们自然会信以为真。

所以大众需要导师或者灯塔,这样子不至于迷路,但目前看,很遗憾,这样的导师或者灯塔并没有。

前面我提到过衣食住行和谋断就是集体人类气运的显化。

我们的衣有问题。

我们的食有问题。

我们的住有问题。

我们的行有问题。

我们的谋有问题。

我们的断更有问题。

所以怎么不使人悲哀呢。

以前总会悲悯弱者,后来不会了。

因为阴阳是互根的,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救赎交给生命以外的人事物,当人民期盼英雄的时候,恰恰是人民的悲哀,积重难返的势能下,会产生共同的业火之果,集体买单罢了。

所以集体的问题,它就是有惯性,过早叫不醒,过晚救不活。

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家都勤奋且肤浅的混日子,清净且深刻的体验生活,反而成了最奢侈的操作。

泥沙蒙蔽的洛河古河床,需要一次大雨绵绵洪水泛滥,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一切还见本来面目。

因为肤浅的终究会在存续里自证寂灭……

苟活安逸,不仅平庸,而且要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