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来收尾了,骂声一片。
也有夸的,源于极致的反差。
陈平安是以神性为主行世间,而非大家理解的人性为主。
因为人性本恶,这是老秀才的观点,而老秀才的原型是荀夫子。
剑来原文我没看过,只是抖音老刷到过,得了些肤浅理解。
我读过总管的书主要是二部。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和《雪中悍刀行》无一例外,都是虎头蛇尾。但故事内容确实写的很不错。
剑来用虎头蛇尾来说,应该也有很多人附和,不过就神性和人性来说,这样结束其实挺好的。
因为够反人性!
人性要的是爽,总管就是要你不爽。
人性要的是陈平安好歹和宁姚亲一个,总管直接给你来个永无宁日。
汉字博大精深,永无宁日,结合这特殊的语境,仔细咂摸一下,挺黄的。
偏偏剑来文里说了,世间唯有痴情,不容他人取笑。
所以即然描述的陈平安以神性压制人性行走天下,那么不符合人性所需的结束,恰恰是对神性的尊重。
关于人性和神性我个人从修证的角度来说,体会深一点。
一即道。
所以半个一,不能合道。
十五境以内,是洛书的纵横十五在其中。
洛书对应的是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变化)
超越十五境是天庭共主,也就是一。(统一)
一对应的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神性对应的是先天、是一、是道。
而人性对应的是纵横十五的洛书——后天八卦。

神性是道,属于统一性。人性是时位,为了存续,要争夺资源和苟活,属于变化性。
而人与道的关系是,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
所以人性之中夹杂神性,神性之中夹杂人性,这叫人神共治天地。
人性有(私)情=人性本恶。神性无(公)情=天行有常。
普通人自然是人性>神性。所以陈平安就要反者道之动,神性>人性。
这是一种均衡法则,凡事要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弱者道之用,整个系统缺什么就用什么。
缺人性就用人性=人性>神性。缺神性就用神性=神性>人性。
承认神性和人性的存在,也不单方面执着于神性或者人性,要存而不执。
人性最大的缺点是执!下德执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即著万物。
以我观著万物,故万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所以那些对永无宁日耿耿于怀的恰恰是个体的人性>神性。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说的就是人性本(私)恶。
但当神仙就真的快乐吗?真正的安乐窝,温柔乡,恰恰是人性里的淳良挚爱,也是人性的闪光点。
所以能玩转跷跷板的,在神性和人性之间,能反复横跳且不偏执一端的人,任它红尘滚滚,能无碍于其处身行事,才是最难得的人。
历世故而弥天真。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一定要珍惜。
毕竟这种人,亘古未尝一遇。错过了也就错过……
